发布时间:2011.11.02 新闻来源: 浏览次数:
上海世博会上,一些城市展馆中“分类垃圾桶”、“垃圾零掩埋”的案例,给予专业人士和上海市民很大启发。在上海,分类垃圾桶处理多年来一直处于试点阶段。记者近日走访了两个实施餐厨分类垃圾桶并进行生化处理的小区,一个建成于上世纪,一个诞生于新世纪,两个小区使用同一类分类垃圾桶处理设备,却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应用结果。个中缘由,引人深思。
梅岭园:餐厨垃圾“变身”有机肥
普陀区曹杨五村梅岭园的居民杨奇贵至今还记得分类垃圾桶,14年前,一台四四方方的银色机器入驻小区,在他家楼下“安家”时带来的惊奇———
1996年7月分类垃圾桶,这台进口的“有机废弃物生化处理机”初来乍到时,没人想到它会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。当环卫工人把蛋壳、菜叶、瓜果皮、泔脚等扔进处理机分类垃圾桶,加入微生物菌群,经过24小时不停粉碎、搅拌、发酵,300公斤有机垃圾变成了32公斤粉末状基本无臭的有机肥料。
杨奇贵发现分类垃圾桶,用生化处理机“吐”出来的有机肥料养花,家中的君子兰、牡丹花长得比往常好,也不易遭受虫害。于是,每次这台“大家伙”产生有机肥料,居民们都如获至宝,争着要!
记者昨天到梅岭园分类垃圾桶,只见14岁“高龄”的生化处理机仍在正常工作,外壳一尘不染,连螺丝钉也擦得锃亮。“现在管起来轻松多了。”普环实业有限公司专职管理生化处理垃圾箱房的沈洪华告诉记者,最初,居民们对“大家伙”的习性还不了解———它只认餐厨垃圾(俗称湿垃圾),不认灯管、塑料、布头等干垃圾,于是只能靠管理员人工分拣。
于是分类垃圾桶,梅岭园小区倡议居民先在家里将各类餐厨垃圾分开收集,再交给机器处理。沈洪华说,也有居民忘记事先分类垃圾桶的,她就主动提醒分拣,顺便介绍一下生化处理新技术。渐渐地,分类垃圾桶多数居民也就习惯成自然。如今,在小区的垃圾箱房前增设了四色垃圾桶,分别收集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玻璃垃圾和其它垃圾等。
杨奇贵告诉记者,分类垃圾桶他家垃圾现在完全分类,每天中午和晚上各倒一次餐厨垃圾,其余垃圾视情况投放至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,十分方便。
虹桥帝梵尼:垃圾处理机闲了4年
位于虹梅路上的虹桥帝梵尼小区分类垃圾桶,建成于2006年。开发商建了一个先进的垃圾箱房,内设一台有机废弃物生化处理机,分类垃圾桶专门“就地解决”湿垃圾;其余垃圾,则计划通过另一台垃圾压缩机,以3:1的比例压缩后,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处置。
分类垃圾桶然而4年过去了,开发商当初的想法成了一厢情愿。记者昨天在该小区垃圾箱房看到,当年斥资十几万元购买的有机废弃物生化处理机上堆满杂物,由于长期闲置,机身锈迹斑斑。
分类垃圾桶这么好的设备缘何闲置?物业人员叹起了苦经:开发商交付小区后,垃圾箱房的运行便归物业公司。可是小区600多户居民,每天约20大桶生活垃圾,无一分类投放。谁来负责对垃圾“分拣”,并干湿分开投放到两台设备,成了物业的难题。
“如果由我们物业分拣分类垃圾桶,每天至少得增加两个人,人力成本谁来支付?再加上机器运作要产生电费、菌种费等支出,物业本来日子就紧巴巴的,自身消化很难。如果靠提高物业费,居民显然不乐意,还不如让机器闲置。”一名物业人员说。
为“物尽其用” 分类垃圾桶,目前小区每天的生活垃圾都被一股脑倒进干垃圾压缩机内处理。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居民,几乎无人知晓小区里还有一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,事先分类垃圾桶就更谈不上了。
记者获悉分类垃圾桶,像虹桥帝梵尼这种情况并不少见。这些拥有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新建小区,大多由开发商投资、物业经营,运营成本便成了一笔“额外开销”。以一个面积为5万平方米,有100户至200户居民的封闭式住宅小区使用一台100公斤的生化处理机为例,一般每月电费、年菌种费月平摊、垃圾分拣人工费用等几项支出为1000多元。
记者手记
差距究竟在哪
分类垃圾桶,有的小区能够持之以恒,有的却为何成了摆设?仔细想想,既“卡”在运营模式上,更“卡”在观念上。
梅岭园的生化处理设备由环卫公司运营,在政府提供部分支持下,有效地解决了资金问题,设备有专人管理,10多年运行正常;反观虹桥帝梵尼小区,同样的设备,接手的物业公司缺乏积极性,设备一建成就“束之高阁”了。
另一方面,分类垃圾桶居民要养成分类收集的习惯,也有一个过程。特别在试点的初期,居民若认同这种做法,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。毕竟,大多数居民的环保觉悟不是天生的,需要大力宣传引导,需要有人来带头,需要有人来管理提醒,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。而当一件好事能够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,就能成为一座城市的“环保行动”,反过来又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。
倡导分类垃圾桶是一场长期的战役,不仅需要各项实用技术开发与应用,更需有关部门“因地制宜”,针对每个区域、不同小区,制定有效的运行模式和机制,逐步引导老百姓养成全民分类垃圾桶的好习惯。否则,分类垃圾桶和减量化,就永远只能停留在“试点阶段”。
上一篇: 20个分类垃圾桶 12个被撬起 | 下一页:闵行朗润园小区试点安装分类垃圾桶半年 日均减少200 多千克 |
